激光粒度儀的結構及測量原理
激光粒度儀是通過顆粒的衍射或散射光的空間分布(散射譜)來分析顆粒大小的儀器,采用衍射及散射理論,測試過程不受溫度變化、介質黏度,試樣密度及表面狀態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只要將待測樣品均勻地展現于激光束中,激光粒度儀即可獲得的測試結果。我們都知道,顆粒比表面積越大,與其它氣體或液體進行化學反應速度就越快。知道了比表面積,也就知道了反應速度,就可以控制進出料的速度,取得的經濟效益。
激光粒度儀是通過測量顆粒群的衍射光譜經計算機處理來分析其顆粒分布的。激光粒度儀可用來測量各種固態顆粒、霧滴、氣泡及任何兩相懸浮顆粒狀物質的粒度分布、測量運動顆粒群的粒徑分布。激光粒度儀不受顆粒的物理化學性質的限制。該類儀器因具有超聲、攪拌、循環的樣品分散系統,所以測量范圍廣(測量范圍可達0.02~2000微米,有的甚至更寬);自動化程度程度高;操作方便;測試速度快;測量結果、可靠、重復性好。激光粒度儀可廣泛用于石油化工、陶瓷、染料、水泥、煤粉、研磨材料、金屬粉末、泥沙、礦石、霧滴、乳濁液等粒度的測定。
激光粒度儀測量基本原理:
激光粒度儀是根據顆粒能使激光產生散射這一物理現象測試粒度分布的。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單色性和*的方向性,所以一束平行的激光在沒有阻礙的無限空間中將會照射到無限遠的地方,并且在傳播過程中很少有發散的現象。當光束遇到顆粒阻擋時,一部分光將發生散射現象。散射光的傳播方向將與主光榮的傳播方向形成一個夾角θ。散射理論和結果證明,散射角θ的大小與顆粒的大小有關,顆粒越大,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顆粒越小,產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激光粒度儀的結構:
儀器系統的組成主要包括三部分.
1)主機(光學元件),主機用來收集測量樣品內粒度大小的原始數據。
2)附件(進樣器),激光粒度儀附件*的目的就是將樣品分散混勻充分并傳送到主機以便于測量。
3)計算機和測量軟件;軟件可定義、控制整個測量過程,并同時處理測量的粒度分布數據、顯示結果并打印報告。